今年以来,北京的话剧演出市场异常热闹,名著纷纷登台,像《科诺克》、《三姊妹等待戈多》等,这些名著先声夺人,还未亮相,就赢来媒体的一片叫好声,观众也跃跃欲试,以为迎来了话剧的辉煌。然而演出下来,不仅观众不满意,怨声连天,就连导演和演员也一脸的困惑,这么卖力地在导在演,观众还不买账,不知道观众究竟要看什么样的戏?
连观众要看什么样的戏都搞不明白,那排戏还给谁看呢?目前的话剧演出市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,那就是叫好不叫座。最近在一个关于话剧命运的讨论会上,一位话剧界人士说,他今年一共参加了7部戏的制作,结果这7部戏全部赔钱,而其中一部戏赔了160多万。著名导演林兆华执导的《三姊妹等待戈多》,虽然在行家看来是一部别有意味的好戏,但上座率不足40%,好多观众去看戏是冲着演员去的,为的是求一个签名。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梁伯龙也说,最近看一部戏,看了半天也不明白,又不好意思走,只好出来抽烟,没想到抽烟的人还真不少。
导演排戏的初衷显然不是让观众来剧场抽烟的。现在话剧创作极其个人化,导演排戏追求的是一种个人情绪的表达或人生的感悟,然而这种感悟和情绪由于过于狭隘而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,让观众感到无病呻吟,可笑又滑稽。有的戏又是对理念的简单图解,观众看不懂,也不愿看。结果导演不明白观众的口味,观众也不理解导演的心思了。
话剧虽是高雅艺术,但实质上还是商品,话剧创作离开了观众,就没有出路。上座率不高并不能完全归于观众欣赏水平下降,一味追求话剧创作的实验性、探索性,不研究观众和市场,结果只能自食其果。